您的位置:村委主任网  >  民俗非遗  >  列表

拾铁往事

长江南岸支流水阳江江畔水阳江沿着蜿蜒曲折的河道奔流,一艘艘高耸入云的铁驳船矗立在烈阳下,铁驳船在镶嵌着金边的天空下熠熠生辉,偶尔有一簇簇火花飞溅,却被赤红的焊铁面罩阻挡,面罩后是满头大汗的工人们。“刺啦刺啦”是焊接铁船的声音,令人鼓膜震颤,那是刻入我童年的声音。造船工的吵闹声、焊铁声、敲铁声...
来源:《村委主任》杂志   |   时间:2023年10月19日

母亲

母亲看到这些蔬菜长得这么好,决定多摘一些与邻里分享一上个月休假,我回家看母亲,母亲说她想回老家看看。于是,在简单地准备了一些食物后,我们踏上了回老家的路。我们住在县城,离老家不过40分钟的车程。不一会儿,我们就回到了老家。正值夏季,老家门前那条路上处处阴凉,让人倍感清爽。我和母亲惬意地走在这条...
来源:《村委主任》杂志   |   时间:2023年10月19日

秋味四记

牙黄色的藕褪去外皮别是一番模样莲藕记藕下来了,身着牙黄色外衣,一副不修边幅的模样,被商贩们随意堆放在三轮车上或是路边。街上,有的商贩专门卖藕,也有的兼带着卖其他菜。专门卖藕的商贩喜欢吆喝,都说自己卖的是自家荷塘出的藕,新鲜极了。买藕的人通常不在乎这个,藕好就行。不可否认,我爱极了莲的一生。莲...
来源:《村委主任》杂志   |   时间:2023年10月19日

戎存仁把一生奉献给党

投身革命洪流1919年4月,戎存仁出生于山西平鲁县(现平鲁区)营房沟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由于家境贫寒,很小的时候,戎存仁便跟着家人下地干农活,但懂事的他从来不叫苦叫累。在他11岁那年,家里东挪西凑地挤出一点钱,送他上了小学。存仁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一心扑在学习上,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高小毕...
来源:《村委主任》杂志   |   时间:2023年10月19日

忆戎存仁

1999年新春的一天下午,我应邀到一位老乡家作客,适逢其父母与他们一家欢聚一堂,叙聊家常。俗话说:“老乡见老乡,热情加三份”,寒暄的话题自然转到了家乡这块热土上。在融洽的交谈中,其父80高龄的戎存仁老先生显得格外兴奋。他不住地向我问这问那,我惊奇地发现,他对我们家乡的地形山水竞了如指掌!我疑惑地问...
来源:《村委主任》杂志   |   时间:2023年10月19日

张崖沟惨案

1940年农历三月初四,雁北妇救会的13位女同志,还有以雁北六支队二营教导员田祥瑞为首的5名男同志,一共18个人,向张崖沟转移。黎明时分,东方发白,下了点雪。他们在张崖沟吃过饭,来到王縻柱煤窑,看窑人黄科会安排他们下窑。黄科会有一个六七岁的男孩,怕他不懂事泄露了秘密,也被带着下了窑。窑筒洞里架着梯子,...
时间:2023年10月19日

王如柏:将一生奉献给三线建设

1959年王如柏任毕节专属统计局副局长时照片王如柏出生在云南镇雄县的一个贫困家庭。“我从小没有读过什么书,7岁就开始放牛。12岁时,去城里当学徒工,但也遇上自己人生当中第一位恩师——伍淑芬,她教我读书认字,也在县城学徒生活中艰辛地生活了八年”,他这样形容自己的经历。1949年,解放军到贵州后,将他从这个...
来源:《村委主任》杂志   |   时间:2023年10月19日

苏轼的祠堂

车抵眉州,已近黄昏。从酒店十三楼的阳台上望下去,三苏祠矮居几百米外老街纵横的民居中。就是那一点点隐隐出现的围墙轮廓,在我脑海逐渐清晰放大,“一门父子三词客”之精神气魄波涛般汹涌而来——凝练老泉(苏洵)、豪放东坡(苏轼)、冲雅颍滨(苏辙)。疾步去往三苏祠。三苏祠门口有一联——古今三手笔,天地一...
来源:《村委主任》杂志   |   时间:2023年10月19日

谁真正养老山水间

老天爷眷顾我们,2022年6月12日这一天并没出现天气预报说的狂风骤雨,反而阳光灿烂,蓝天白云。在阳曲县石庄村的村口,一位放羊倌正赶着他的五百只山羊浩浩荡荡跨过康西公路。村里的房屋在公路西,羊群过了公路后,便欢快地跃上黄土高坡,羊倌则悠闲地坐在公路边的水泥墩上。他身穿一件蓝色外套,头戴一顶布帽子,胸...
来源:《村委主任》杂志   |   时间:2023年10月19日

老姑家的黄海棠

晨风夕月,蝉鸣蛐吟。不知不觉间,乡下的老姑已经离世多年了,岁月倥偬,记忆依然泛着熠熠生辉的光泽。每当忆起疼爱如母的老姑时,总会想起老姑家硕大甘甜的黄海棠,想起在黄海棠甜润果汁里恣意流淌的美好童年。 老姑住在远离矿区17.5千米的沐石河拉腰子乡下。当年生活拮据,每一次去老姑家度暑假,总会在表哥或表姐的牵引...
来源:《村委主任》杂志   |   时间:2023年10月19日

家乡的古庙会

庙会上,江湖艺人和各路商贩也云集而来,热闹非凡。卖布的、卖锅碗瓢盆的、算命的、套圈的、抓阄的、打靶的,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各种小吃摊点和百货铺面摆满了大街小巷,让人眼花缭乱;高音喇叭和手持话筒的幽默广告词不绝于耳。奶奶庙是俗称,原名太宁宫,现叫普度寺,位于阳明堡镇堡内村东,其始建于宋代,历代...
来源:《村委主任》杂志   |   时间:2023年10月19日

山西民间契约

发黄的草纸,打皱的麻纸,成捆地摆在我的面前。别以为这是清理卫生整出来的一堆废纸旧物。它其实是岁月留给我们的一把钥匙,一把认识民间契约文化背景的钥匙。翻开这些已经变成文物的麻纸,每张上面都写有密密麻麻的毛笔小楷,有的笔墨秀气,文字顺畅,有的文字粗通,字迹潦草,还免不了夹个把字。不管哪家的契约,...
来源:《村委主任》杂志   |   时间:2023年10月19日

太谷城乡远近闻名的武家避暑山庄

太谷城乡远近闻名的武姓岭墅武家避暑山庄“延寿庄”,位于侯城乡胡家庄村,占地20亩,海拔900米。胡家庄村是一个保存比较完好的村落,如今村民皆散落居住在山根和山腰,山寨则建在山巅。寨内在未重建时仍可看到不久前,人们在此居住过的痕迹。延寿庄在这众多的“山寨”中,不是最大的一个,却是一个很特别的“山寨”...
来源:《村委主任》杂志   |   时间:2023年10月19日

八路军战士薛翠莲

家。十岁时,父亲抽大烟,将她母亲高二女卖给韩村孟仲,自己跑到内蒙武川当了长工,留下七岁的弟弟薛来开由奶奶李二女抚养。李二女衲大底(做鞋底),种兰花烟,刨点边头沿脑的坡地,种些山药、葫芦,老少相依,糊口度日。“童养媳苦,人家吃莜面,自己吃苦菜,人家炕上睡,自己地下站”。稍大一点,薛翠莲就下定决...
来源:《村委主任》杂志   |   时间:2023年10月19日

兵寨烽燧吴辛寨

据《平鲁县志》记载,平鲁境内有古寨12个,相传辽宋时期所建,均建在关隘要道处。各寨筑有军营和土台(瞭望台),外围土墙或石墙。土台高10余米,人可攀登至顶,居高临下,远眺方圆10余里。吴辛寨的古寨筑在北山间,距井坪镇东南30公里,可监视周围山沟道路的军事活动。在《吴氏家谱》中这样写道:“后北虏犯境,虏...
来源:《村委主任》杂志   |   时间:2023年10月19日

赤胆忠诚王尚志

林龙,女,青年时与同乡王浩结为夫妻,1915年3月生子,名尚志。夫妻虽勤劳节俭仍不能维持生活,被迫由寺儿窑迁居宋红沟村。王尚志童年同父母在忍饥挨饿的情况下就学,因聪慧好学,成绩优良,深受师生喜爱。小学毕业后,曾先后考入山阴畜牧学校、宁武五中、右玉七中,但均因家贫辍学。“七七”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发...
时间:2023年10月19日

抗日英雄刘全义,宁死不屈献青春

刘全义,平鲁赵家窑村人,生于1915年。幼年读书,高小毕业后,从事小学教育。“七七”事变后,刘全义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在发动组织群众参加抗日和开展合理负担、“四项”动员工作中成绩卓著。成立朔县抗日民主政府后,刘全义任该县公安局审讯股长。1941年3月,她带领警卫队夜入东榆林日伪据点,智取敌人步枪七支,子...
时间:2023年10月19日

骡驮轿

骡驮轿是一种流行于山西朔州平鲁一带的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间婚俗迎娶工具,即两头骡子一前一后驮着一乘花轿。骡子要经过精挑细选,必须训练有素、体质壮、毛色好。骡驮轿的花轿做工考究、木料结实、雕刻细腻、结构严谨。朔州平鲁,秦代为“武州塞地”,汉代“屯宿重兵”,直至明清,一直是塞北著名的古战场。汉族与北...
来源:《村委主任》杂志   |   时间:2023年10月19日

剪纸

山西地处太行山之西、黄河以东,民间剪纸艺术分布于各地,从风格上说,基本上分为粗犷、质朴的单色剪纸和婉约的柔丽的彩色染刻纸两大类。前者遍布晋南、晋东南、晋中、晋西北,后者集中于雁北一带,尤以广灵称最。剪纸在民间的流行,往往伴随着生辰、婚嫁、丧葬、喜庆和日常生活。山西各地因风俗各异,故民间剪纸呈...
时间:2023年10月19日

水烟枪

过去的农村,抽烟都是抽自己种的小兰花,富裕的会抽水烟。面高人抽水烟十分讲究,尤其是烟具,和南方人的竹筒烟袋是没法相比的。小雪过后气候渐冷,村里自己养羊的人家就开始宰羊。一提起羊来,现在人们更多的是知道羊拐弯,也就是羊小腿的那部分。饭店里有烧的焖的烤的,整条小腿还带着一个关节,所以面高人叫羊拐...
来源:《村委主任》杂志   |   时间:2023年10月19日
5/2 山西省农科院金穗老年艺术团周年文化盛典纪实
四月芳菲未尽,艺韵悠然长新。4月25日,金穗老年艺术团周年庆典... [详细]
3/31 红墙内外:部队大院的岁月与信仰
在那个充满热血与激情的八十年代,部队大院是我们心中永远的圣地... [详细]
3/21 山西退役军人羽毛球俱乐部与孝义市羽协联谊赛侧记
3月18日,山西中老年退役军人羽毛球俱乐部与孝义市羽毛球协会,... [详细]
3/18 从王树国"0工资再就业"看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海拔
在西安交通大学卸任的第二天,王树国校长便以零薪酬姿态投身福耀... [详细]
2/27 解锁“咖旅融合”新玩法——云南普洱打造旅游新名片
解锁“咖旅融合”新玩法——云南普洱打造旅游新名片
时下正值咖啡黄金产季,被誉为“中国咖啡之都”的云南... [详细]
2/27 山西永济:黄河滩麦田铺设滴灌设施忙
山西永济:黄河滩麦田铺设滴灌设施忙
春耕备耕时节,在山西省永济市黄河滩的麦田里,农户开始铺设滴灌... [详细]
2/27 我国力争到2030年新增再生稻面积1000万亩左右
记者从农业农村部获悉,农业农村部近日印发的《促进再生稻发展重... [详细]
2/24 畅谈“乡村振兴”
乡村作为国家的重要积淀,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文化传承和... [详细]
2/24 乡村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摘要:乡村文化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 [详细]
2/24 针线间绘未来梦,布艺中藏时代情——记山西高平市陈区镇魏庄村高平绣活
针线间绘未来梦,布艺中藏时代情——记山西高平市陈区镇魏庄村高平绣活
高平刺绣的历史,仿佛可以追溯到那一片片沃土上最初的播种。它在...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