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村委主任网  >  科技科普  >  列表

我科学家联合创制辅酶Q10水稻新种质

辅酶Q10与人体健康,尤其是心脏健康息息相关,它是线粒体呼吸链的电子传递体,也是脂溶性抗氧化剂。人体自身可以合成辅酶Q10,但20岁以后含量逐渐减低,服用他汀类药物还会影响辅酶Q10的合成。那么,能否创制辅酶Q10作物,提高植物食品中辅酶Q10的含量,为人们提供一种性价比高且环境友好的营养强化新方法? 2月14日,国际...
来源:光明日报   |   时间:2025年2月17日

山西省农科院高粱研究所6个品种和1项标准入选2025年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标准

近日,为贯彻落实全国农业科技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能,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促进先进适用技术的集成、熟化示范和推广应用,确保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有力支撑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省农业农村厅组织相关专家评审论证,共遴选出农业主导品种80个、主推技术55项,面向全省推介发...
来源:后稷网   |   时间:2025年2月6日

湖北当阳:科技赋能 乡村崛起富民产业

湖北当阳:科技赋能 乡村崛起富民产业
湖北省当阳市地处江汉平原向鄂西山地过渡地带,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农业资源丰富。近年来,当阳市加强科技赋能,农业科技勾勒出乡村新图景,农村特色产业成为富民产业。 科技助力鱼腥草产业强链延链 隆冬时节,天气寒冷,当阳市两河镇群丰村鱼腥草产业园却是一派火热景象。村民们忙着把刚采收的鱼腥草冲洗干净、分拣装袋,...
来源:新华网   |   时间:2025年1月21日

科研人员为培育宜机收玉米品种找到新“钥匙”

我国宜机收玉米品种培育有望进一步“提速”。《细胞》杂志于北京时间11月12日晚在线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严建兵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玉米籽粒脱水的分子机制,为快脱水宜机收玉米品种的培育奠定重要基础。 论文通讯作者严建兵介绍,玉米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适合机械化收获的玉米...
来源:新华社   |   时间:2024年11月15日

山西农科院两个品种入选2023年度农作物推广面积前十

10月30日,在福建福州举行的第二十一届全国种子双交会上,全国农技中心发布了2023年度农作物推广面积前十大品种名单,山西农科院瑞普909(玉米)、晋薯16号(马铃薯)两个品种分别以677万亩、134万亩的种植面积,位列玉米与马铃薯全国推广面积前十大品种第7位与第9位。 瑞普909由玉米研究所育成。通过国家及山西、陕西、...
来源:后稷网   |   时间:2024年11月3日

山西省农科院生态农牧所辐射带动万亩青贮玉米高效生产

原标题:山西农大(省农科院)生态农牧研究所“特”“优”工程项目辐射带动雁门关万亩青贮玉米高效生产 “通过生态农牧研究所在我们基地建设100亩高标准示范田,示范推广8个青贮玉米新品种,配套实施栽培技术和植保措施,并将高效技术生产措施传授给种植养殖大户。据测算,基地亩可节本增效150元以...
来源:山西农民报   |   时间:2024年11月3日

耐高温、可机械化制种水稻培育成功

记者10月18日从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获悉,湖南省农学会日前组织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柏连阳为组长的专家组,在长沙市浏阳北盛展示基地,对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湖南农业大学等单位培育的杂交水稻品种粒两优8022、骥两优1126耐高温表现以及高温条件下杂交机械化制种进行现场考察与评议。专家组一致认为,团队研发的耐高温水...
来源:新华网   |   时间:2024年10月22日

自主研发!中国“慧眼”系统将开展病虫害智能监测预警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获悉,我国自主研发的“慧眼”天空地植物病虫害智能监测预警系统日前在杭州发布,该系统将人工智能技术、空天信息和植物保护理论深度融合,助力我国病虫害监测预警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据介绍,“慧眼”系统团队自主研发了芯片级病虫害智能检测装置,开发了低空病...
来源:新华社   |   时间:2024年10月20日

山西农大(省农科院)“特”“优”项目支持的甘薯示范基地喜获丰收

山西农大(省农科院)“特”“优”项目支持的甘薯示范基地喜获丰收
10月13日,以“特优赋能礼赞丰收”为主题的专用型甘薯增产提质关键技术示范基地丰收现场观摩会在晋中国家农高区召开,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校长(院长)张强,山西省农业农村厅科教处处长张绚、一级调研员张文喜,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原首席马代夫、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副首席曹清河以及相关企业(...
来源:村委主任网   |   时间:2024年10月15日

我国首套胡萝卜无人收获机正式发布

我国首套胡萝卜无人收获机正式发布
10月14日,我国首套胡萝卜无人收获机在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正式发布。该机器由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信息技术研究中心联合研制,攻克了高效扶缨技术,以及双幅振式挖掘松土、柔性夹拔起秧、精准对齐切割、一体化数控、遥控式控制等5大核心技术。正常作业状态下,每天可采收150吨左右,采收合格率达98%...
来源:农民日报   |   时间:2024年10月15日

科技护航 希望的田野上“硕果累累”

科技护航 希望的田野上“硕果累累”
眼下正值“三秋”生产关键时期,全国秋粮主产区迎来收获高峰,各地鲜活农产品陆续上市。 根据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显示,截至10月10日,全国秋粮已收获54.8%,进度同比快1.7个百分点。分作物看,玉米已收57.7%,一季稻已收56.9%,大豆已收63.7%,双季晚稻预计10月下旬开镰收获。 金秋时节,在江苏省海安市墩头镇禾...
来源:人民网   |   时间:2024年10月12日

高产高效发展模式 推动梨产业做强做优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梨生产国与消费国,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的70%左右,人均鲜梨占有量超13公斤,远超世界平均水平。如何推动梨产业绿色高产高效发展,如何促进梨产业转型升级,从而满足人民对水果多样化、高品质的需求呢?记者9月20日在山东滨州阳信县举行的“全国梨产业绿色高产高效发展会议”上了解到,通过协...
来源:农民日报   |   时间:2024年10月1日

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 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

“随着公众对健康饮食愈发关注,寻找健康的甜味剂已成为热门话题。D-阿洛酮糖由此受到关注。”近日,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专业2021级学生、懂糖科技项目团队负责人董方玲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据了解,懂糖科技项目团队从山羊瘤胃宏基因组中克隆了一种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基因。经验...
来源:科技日报   |   时间:2024年9月28日

山西发布近百项有机旱作农业代表性科技成果

山西发布近百项有机旱作农业代表性科技成果
从单一的旱作技术,到高质量的现代化旱作农业集成模式;从十年九旱的贫瘠之地,到林茂粮丰的宜居乡村……有机旱作农业是山西农业的一大特色。山西省近日发布了96个(项)有机旱作农业代表性科技成果,助力有机旱作农业高质量发展。 据介绍,此次山西发布的96个(项)有机旱作农业代表性科技成果,包括有机旱作...
来源:新华社   |   时间:2024年9月16日

天空地立体监测:精准“把脉”黑土地质量

天空地立体监测:精准“把脉”黑土地质量
无人机获取田块激光雷达数据。受访单位供图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如何精准监测并有效保护耕地质量,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课题。近日,在第二届黑土地耕地质量监测评价论坛上,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发布天空地立体监测技术。这一技术结合遥感与物联网等多种设备和手段,实现了对黑土地的多维监测,为...
来源:科技日报   |   时间:2024年9月6日

四川最大再生稻区为“天府粮仓”添新粮 再生稻“再生有道”

航拍泸州市叙永县大石镇旺龙村中稻。 章洺皓 摄 “这23亩再生稻田好比一个班级,今年3月,144个不同品种的水稻‘进班’,7月底中稻收割,根据现在的再生力,谁是‘优生’谁是‘差生’一目了然。”8月29日,泸州市泸县玉蟾街道水竹林村,在国家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基地内,泸县农业...
来源:四川日报   |   时间:2024年9月3日

玉米研究所杂粮新品种展示观摩会在五寨县召开

玉米研究所杂粮新品种展示观摩会在五寨县召开
近日,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在五寨县召开藜麦、莜麦等杂粮新品种展示观摩会。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社会服务部、科研管理部、忻州市科技局、忻州市农业产业发展中心、五寨县农业农村局、工信和科技局和山西晋粒康燕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有关领导受邀出席了观摩会。五寨县当地的杂粮种植户...
来源:村委主任网   |   时间:2024年8月28日

宁夏着力提升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服务效能

不育苗、不插秧,也能种出高产水稻?带着问号,种田“老把式”汪建伟走进培训班。3天后,他深信不疑,逢人就讲:“用水稻旱田直播技术,节水省力还增产!” 汪建伟是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贺兰县立岗镇幸福村村民,培训班由立岗镇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委托一家农业科技社会化综合服务站开办。在宁夏,农...
来源:人民网   |   时间:2024年8月14日

田间“把脉” 垄上“读心”——大地上的智慧“魔法”

田间“把脉” 垄上“读心”——大地上的智慧“魔法”
盛夏时节,在北大荒集团克山农场有限公司第五管理区的农田里,一盏伫立在地头的灯发出紫光,在黑夜里分外显眼。不时有昆虫在周围飞舞,飞着飞着便被诱捕进这盏灯的“肚子”里。 “这可不是普通的捕虫灯,而是一盏可以为作物‘把脉看病’的虫情测报灯。”北大荒集团克山农场有限公司农业发展...
来源:新华社   |   时间:2024年8月4日

甜糯玉米“一年两茬”种植技术观摩培训会在忻州召开

近日,由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主办,忻州市忻府区农业农村局协办的甜糯玉米“一年两茬”技术培训会在忻州市忻府区小奇村奇玉食品有限公司召开。参加此次会议的有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科院)、忻州市农业农村局、忻州市科技局、忻府区农业农村局、甜糯玉米加工企业、山西农业大...
时间:2024年8月2日
2/27 解锁“咖旅融合”新玩法——云南普洱打造旅游新名片
解锁“咖旅融合”新玩法——云南普洱打造旅游新名片
时下正值咖啡黄金产季,被誉为“中国咖啡之都”的云南... [详细]
2/27 山西永济:黄河滩麦田铺设滴灌设施忙
山西永济:黄河滩麦田铺设滴灌设施忙
春耕备耕时节,在山西省永济市黄河滩的麦田里,农户开始铺设滴灌... [详细]
2/27 我国力争到2030年新增再生稻面积1000万亩左右
记者从农业农村部获悉,农业农村部近日印发的《促进再生稻发展重... [详细]
2/24 畅谈“乡村振兴”
乡村作为国家的重要积淀,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文化传承和... [详细]
2/24 乡村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摘要:乡村文化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 [详细]
2/24 针线间绘未来梦,布艺中藏时代情——记山西高平市陈区镇魏庄村高平绣活
针线间绘未来梦,布艺中藏时代情——记山西高平市陈区镇魏庄村高平绣活
高平刺绣的历史,仿佛可以追溯到那一片片沃土上最初的播种。它在... [详细]
2/19 伞舞翩跹,黄土情深——记山西省吕梁市临县伞头秧歌
在吕梁山脉的怀抱中,临县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与厚重的历史积... [详细]
2/17 我科学家联合创制辅酶Q10水稻新种质
辅酶Q10与人体健康,尤其是心脏健康息息相关,它是线粒体呼吸链... [详细]
2/17 千古庐陵文脉长
“三千进士冠华夏,文章节义金庐陵”。滔滔赣江,自南... [详细]
2/16 大院传香酒:科技与文化的完美融合,纯粮贵族的品质之选
大院传香酒,源自山西大院的深厚文化底蕴,结合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