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村委主任》网 > 民俗非遗 > 正文

偏关酸粥:山西美食的独特魅力

2024-08-30 12:16 来源:《村委主任》杂志

山西省忻州市偏关县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而闻名于世。而偏关酸粥则是这个地区最具代表性的美食之一,它不仅具有独特的风味,还承载着当地人民的生活记忆和文化传承。

加入葱花等调味品的酸粥

偏关酸粥的由来纯属一种偶然,其起源可追溯到北宋年间,当时辽兵经常入侵,百姓生活困苦。一次,老百姓正在淘米准备做饭,忽有辽兵来袭,老少丢下尚泡在水中的糜米仓皇出逃。几天后兵退还家,他们发现浸泡在水中的糜米已经发酵变酸,想丢掉又舍不得,就将就煮熟,权且充饥。出人意料的是,百姓吃了这酸米饭后上山劳作,肚不饥、口不渴。这一偶然的发现,开启了偏关酸粥的历史篇章。

偏关酸粥是一种独特的传统美食,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特殊的制作工艺和配料选择。做酸粥是有讲究的,首先,要选择优质的糜米或小米作为制作酸粥的主材料。这些米粒在经过仔细挑选和清洗后,将被浸泡在预先准备好的酸浆中。这种酸浆若非家中常备,便需用温开水将糜米泡至自然发酵,通常需要两天的时间才能酝酿出适宜的酸味。接着,将浸泡好的糜米连同酸浆一同放置于一个适中的温度环境下——温度通常是15℃以上,且持续保持该温度发酵约半天时间。在这一过程中,糜米会在乳酸菌的作用下发酵,这些微生物的活动使得米粒逐渐产生出一种特有的酸香味。这个时候,将土豆削皮,切成块状,准备与发酵好的糜米一起下锅。当糜米发酵到适宜的程度后,将其与土豆块倒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用中小火慢慢熬煮。这个过程,需要不停地搅拌,以避免粥底粘锅烧焦。随着烹煮时间的延长,土豆与糜米的口感渐渐变得软烂,酸粥的独特风味也就散发出来了。

等酸粥基本煮熟之际,就可以根据个人口味添加一些配料,如葱姜蒜、辣椒等,增加风味。偏关人在酸粥的传统制作工艺中一般会将酸粥与自制的酸咸菜搭配食用,咸菜的酸咸口味与酸粥的微酸气息相得益彰,为食用者带来独特而愉悦的口感体验。这样的搭配不仅能够调和口味,还能增加饮食的营养价值。当然,在准备酸粥的过程中,丰富多样的配料也是不可或缺的。蔬菜的选择可以涵盖应季的各种蔬菜,如鲜嫩的菠菜、圆润的豌豆、脆爽的黄瓜以及富含营养的胡萝卜等。将这些蔬菜清洗干净后,切成适口的小块或丝条,加入锅中与酸粥一同烹煮,既增添了色彩,也补充了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价值极高。而对于肉类的选择,则可以根据个人的饮食习惯和口味偏好来定。猪肉、鸡肉、牛肉都是常见的肉类食材,而海鲜如虾仁、鱼片等也能为酸粥带来更加丰富的海洋风味。肉类放入酸粥之前,通常得进行简单的腌制或煮熟处理,以保证其在与酸粥同煮的过程中能够充分渗透香味,同时保持肉质的鲜嫩。豆制品也是不可少的配料之一,如豆腐、豆皮、豆腐干等,它们不仅能吸收酸粥中的汤汁,增加滋味,还能为人体提供必要的植物蛋白。豆制品通常在酸粥快熟时加入,以防过早放入而煮烂。随着烹饪过程的深入,当蔬菜的清脆、肉类的鲜美和豆制品的香滑逐渐融入酸粥中,食材间的风味开始交融,就可以形成一道色香味俱佳的美食。此时,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调味料,如盐以增强味道,酱油以加深色泽,醋以提升酸香等,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最终的味道,等步骤一一完成,这样一道美味可口的偏关酸粥也就完成了。这道菜肴不仅在味觉上提供了层次丰富的感受,也在营养上实现了均衡搭配,满足了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偏关酸粥,以其独特的制作方式和风味,成为了饮食文化中的一绝。

偏关酸粥的独特口感和味道得益于其特殊的发酵过程和丰富的配料选择。发酵过程中,米饭吸收了酸菜的酸味和香气,形成了独特的酸爽口感。同时,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益生菌使米饭更加易于消化吸收,对人体健康有益。丰富的配料选择使得偏关酸粥的味道更加丰富多样,既有酸爽的口感,又有鲜美的味道。蔬菜的清脆、肉类的鲜嫩、豆制品的细腻等多种口感相互交织,让人回味无穷。

酸米饭可作为解暑小食,有清热、润燥的功效

偏关酸粥不仅是一道美食,它还承载着当地人民的文化记忆和情感。在偏关地区,人们常常将偏关酸粥视为家庭聚餐的重要因素。无论是节日庆祝还是日常生活中,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一桌丰盛的偏关酸粥,与亲朋好友一同分享。这种传统的做法不仅体现了家庭的团结和温馨,还传承了当地的饮食文化和民俗习俗。在当地,制作和享用酸粥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交活动。家庭成员会聚在一起,共同参与酸粥的制作过程,从准备食材到烹饪,每个步骤都充满了亲情和乐趣。孩子们从小就被教导如何挑选食材、如何掌握火候,这些都是他们从祖辈那里继承下来的宝贵经验。在节日或特殊的庆典中,偏关酸粥的价值更是被放大。例如,在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酸粥成为宴席上的主角,它不仅为寒冷的季节带来温暖,也为团圆的时刻增添了美味。人们相信,通过共享酸粥,可以加强家族成员之间的联系,增进彼此的感情。除了家庭聚餐,偏关酸粥也是待客之道的重要体现。在接待远方来客时,当地人会准备酸粥以及配菜,以此来展示他们作为主人的热情好客和对客人的尊重。这种传统习惯反映了偏关人对待朋友和访客的真诚与友好,使得每一位尝试过的人都能感受到偏关文化的独特魅力。老一辈人也会通过讲述老故事、传统歌谣和酸粥的制作方法等方式,将这些文化遗产传递给年轻一代。这些故事和歌谣中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生活智慧以及对自然的崇敬,它们帮助年轻人理解自己的根,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可。因此,偏关酸粥远不止是一种食物,它是偏关地区人民生活方式、价值观和文化认同的载体。每一口酸粥,都是对偏关悠久历史的回味,对家庭和社会纽带的强化,以及对传统饮食文化的珍视和传承。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美食的追求,偏关酸粥也逐渐走向了商业化和品牌化的道路。越来越多的餐厅和小吃摊位开始推出偏关酸粥,以满足人们对美食的需求。同时,偏关酸粥的一些创新做法也开始出现,例如,加入不同的调料和配菜,使偏关酸粥更加多样化和创新化。这些变化不仅丰富了偏关酸粥的口味,还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和消费者。

在商业化的道路上,偏关酸粥经历了从传统家庭制作到专业化生产的转型。以往,偏关酸粥是家家户户自制的家常菜,如今,它已经发展成为街头巷尾可见的特色快餐。专门的酸捞饭店以其独特的风味和快速便捷的服务吸引了大批食客。这些店铺往往位于人流量大的商圈或旅游景点附近,装修风格各异,有的保持着朴素的乡土气息,有的则融入了现代时尚元素,以适应不同顾客群体的口味和需求。在品牌化方面,一些有远见的商家开始注重品牌建设,通过打造特色品牌来提升偏关酸粥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他们通过为偏关酸粥起富有地方特色的名字,设计独具匠心的商标和包装,使这一传统美食焕发新的生命力。品牌化的偏关酸粥不仅在国内市场上受到欢迎,在国际市场上也赢得了一定的声誉,成为传播中国饮食文化的使者。在产品创新方面,商家们不断尝试新的配料和调味料,以期打造出独一无二的风味。有的商家在偏关酸粥中加入了水果,如苹果、菠萝等,带来清新的口感;有的则尝试加入海鲜,如虾仁、贝类等,提升菜品的品质和档次。此外,为了满足不同顾客的口味需求,商家们在偏关酸粥中还提供了多种辣度和酸度的选择,甚至推出了素食版本的偏关酸粥,让每一位顾客都能在这道菜品中找到自己的最爱。

随着偏关酸粥商业化和品牌化的深入发展,这一传统美食也逐渐被赋予了现代餐饮文化的内涵。在“互联网+”的背景下,许多偏关酸粥商家开始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宣传推广,通过社交媒体、外卖平台等渠道拓展顾客群体。这不仅为偏关酸粥的传播提供了新的途径,也为其市场化和规模化经营奠定了基础。

偏关酸粥,作为山西美食之一,其独特的风味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使其成为众多食客心中不可或缺的经典。这道传统佳肴,经过当地人代代相传,已融入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情感的寄托和文化的载体。每一口偏关酸粥,都仿佛在讲述着山西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故事。它不仅令人回味无穷,更激发了人们对这片黄土地深切情感的共鸣。当你享受到那一碗热腾腾、酸香可口的偏关酸粥时,不妨细细体味一下这背后的文化与匠心,让这份传统的滋味穿越时空,触动你的每一个味蕾。

【编辑:史文明】
免责声明:文中图片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网站处理,谢谢。
偏关酸粥:山西美食的独特魅力
政策法规
综合资讯
乡村振兴
乡村产业
牧林水事
农事百通
文化产业网
智慧中国
村委主任网
心领航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主要内容如下。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为有...
2025-1-23
(2024年12月30日) 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迫切要求,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事关亿万百姓福祉,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为加快建设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服务体系,更好保障老有所养,让全体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
2025-1-9
全国妇联、中央网信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公安部等16部门印发通知,联合部署开展“把爱带回家 同心护成长”2025寒假儿童关爱服务活动,帮助广大儿童度过一个健康、安全、快乐、有意义的假期。 通知指出,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依托儿童活动中心、青少年宫等校外教育机构,发挥纪念馆、文化馆等阵...
2025-1-6
入冬以来,全国大部降水偏少、气温偏高,土壤失墒加快,部分地区旱情露头。气象部门预计,1月23-27日,我国将有大范围雨雪和寒潮天气过程,可能给冬季农业生产带来一定影响。农业农村部高度重视,在前期派出14个专家组指导抗旱的基础上,近日下发通知,对各地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做好当前农业抗干旱防寒潮工作作出进一步部署...
2025-1-23
粮食产量比2023年增加221.8亿斤、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规模超过3300万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23年实际增长6.3%……在1月20日国新办举行的“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兴旺介绍,2024年我国粮食生产迈上新台阶,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为推动...
2025-1-22
202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70650万吨,比上年增加1109万吨,增长1.6%,粮食产量再上新台阶。 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17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说,2024年,我国夏粮产量14989万吨,增长2.6%;秋粮产量52843万吨,增长1.4%。 分品种看,小麦产量14010万吨,增长2.6%;玉米产量29492万吨,增长2.1%;稻谷产量20753万吨...
2025-1-22
岁末年初,东山岛却有着别样的冬日风情。渔村里,海货交易热闹非凡,渔民们的笑容质朴温暖。 “新时代新征程农村一定会有更加光明的前景,农民会有更加火热的生活。”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东山考察时说道。 乡村振兴,关乎民心。去年来,福建省纪委监委结合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深化运用...
2025-1-21
1月16日,辽宁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沈阳召开。辽宁省省长李乐成向大会报告工作,提出今年要重点抓好十个方面工作。其中有关“三农”方面工作是“扛牢首要担当,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城乡融合发展,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机制,以实施乡村振兴补短板工程...
2025-1-21
广东第三个“千亿镇”诞生,花落东莞市长安镇。1月15日,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透露,2024年东莞市长安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这意味着继佛山市狮山镇、北滘镇之后,长安镇成功跻身广东省千亿镇行列。 作为“东莞第一强镇”,长安镇是“OPPO、vivo手机故乡”。长安镇手机出货量曾一度占全世...
2025-1-17
宽敞明亮的羊舍里,洁白的山羊吃着饲料;羊绒分梳加工厂内,先进的机器设备有序运转;有机肥生产车间里,羊粪经过一系列处理,变成“高效生物有机肥”,实现资源循环利用……1月13日,记者走进子洲县超细白绒山羊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以下简称“示范园”),探访“羊绒”如...
2025-1-23
菜刀、剪刀,每个家庭都不陌生。在中国,有这样一个城市,刀剪产量占全国的75%、出口量占全国的85%,产业规模超550亿元,汇集了十八子、王麻子、张小泉等众多知名刀剪企业。这里,就是广东阳江市。 2024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经过多年的规模化发展,阳江刀剪...
2025-1-21
正值甘蔗收获时。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武宣县上堂村,连片的甘蔗地一眼望不到边。 拿起一段甘蔗,伸手一摸,感觉表面像涂了胶水般黏糊。“我们今年种的是广西农业科学院选育的高产、高糖品种‘桂糖44号’,含糖量达18%。”59岁的蔗农武启惠说。 202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来宾市考察调研时指出:&ldqu...
2025-1-20
从省水利厅获悉,去年全省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012亿元,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有力拉动了投资增长。 冬日暖阳下,位于保定高碑店市的兰沟洼蓄滞洪区项目建设正酣。记者在兰沟洼蓄滞洪区东务分洪闸建设现场看到,运送土石方的车辆来回穿梭,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进行闸室钢筋绑扎、模板架设、测量等工作。 兰沟洼蓄滞洪区位于大...
2025-1-23
为加快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进一步转变生产方式,壮大养殖加工规模,省农业农村厅近日发布《关于推进家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10条关键举措,推进我省家禽产业高质量发展。 壮大产业规模,打造黄羽肉鸡产业集群,支持规模化蛋鸡基地建设,扩大蛋鸭笼养基地规模,加快发展特色家禽生产。到2030年,全省家禽综合...
2025-1-21
近日,山西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山西省推进“三北”工程区林牧业协调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要求深入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不断加强林草资源保护,统筹解决好林牧矛盾,持续巩固国土绿化成果,有效提升“三北”工程建设成效。 《方案》提出,高质量实施“三北”工...
2025-1-20
去年12月上旬以来,华北、黄淮及西北东部无有效降水,大部气温偏高0—2℃。1月10日全国土壤墒情监测结果表明,北方麦区大部土壤墒情适宜,利于冬小麦安全越冬,黄淮南部、甘肃陇东和陕西渭北旱塬局地麦田墒情不足。西南及长江中下游局地墒情不足,江汉大部秋冬连旱。目前,北方大部地区冬小麦处于越冬期,生长相对不活...
2025-1-21
进入严冬,部分地区持续低温寡照和雨雪冰冻灾害天气风险加大,为提前应对、主动防范灾害性天气对蔬菜生产的不利影响,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农村部蔬菜专家指导组、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研究提出冬季蔬菜防灾减灾技术指导意见。 一、防范应对持续低温寡照天气 (一)选用抗逆品种...
2025-1-9
2024年秋冬种以来,长江流域油菜主产区气温比常年偏高2-3℃,墒情较好,一类苗比例明显高于上年,但部分早播和密度过大田块出现旺长,部分旱地直播油菜因伏秋连旱、气温偏高导致出苗推迟10-20天,造成今年苗情旺弱并存、两极分化。小雪到冬至,是长江流域冬油菜实现秋发壮苗的关键时期。各地要提前做好应对极端天气的准备,...
2024-12-7
对话高颖:用数字艺术诠释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用数字艺术诠释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2025-1-22
土味“显眼包”!绵竹年画里的风土人情
新华社成都1月22日电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色彩斑斓的绵竹年画,是很多四川人独特的春节记忆,承载了大家对团圆美满的共同期盼。 年画也是“画年”。绵竹年画中最知名的就是各类“门神”作品,造型夸张、笔触细腻、颜色鲜艳……一幅幅“土味”年画中,蕴藏着传承千...
2025-1-22
进入冬季,冰雪旅游明显升温,成为人们出游的热门选择。最近,各地冰雪景区、滑雪场、冰雪乐园等迎来接待高峰,呈现一派火热景象。 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25)显示,2023—2024冰雪季我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次4.3亿,冰雪休闲旅游收入5247亿元。2024—2025冰雪季我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次有望达5....
2025-1-21
近日,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新闻宣传办公室正式对外发布2024年度国防科技工业十大新闻。 2024年度国防科技工业十大新闻包括:嫦娥六号任务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国防科技工业领域专家获得国家荣誉称号;商业航天蓬勃发展,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首发成功;我国实现碳-14同位素生产全面国产化,“和气一号”等...
2025-1-22
追新逐绿 向效而行——山西奋力书写深化全方位转型新答卷
创新能力排名上升5位,“新三样”出口增长两倍多,综合算力指数稳居全国第一方阵,晋祠难老泉水位创新高……在刚刚闭幕的山西省两会上,一项项新成就、新突破令人振奋。 处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深化全方位转型窗口期的山西,处处涌现着勃勃生机。过去一年,山西经济运行整体向好,现代化产业体系加...
2025-1-22
《指南》聚焦不断完善科学类课程体系建设,改进和创新教学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保障教学实施条件,整合校内外各类实践场所和资源,推动“大中小纵向衔接”“校家社横向联动”等中小学科学教育重点工作,提供了具体实施路径,提出了明确意见建议。针对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科学类课程教师等不同主体...
2025-1-22
湖北当阳:科技赋能 乡村崛起富民产业
湖北省当阳市地处江汉平原向鄂西山地过渡地带,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农业资源丰富。近年来,当阳市加强科技赋能,农业科技勾勒出乡村新图景,农村特色产业成为富民产业。 科技助力鱼腥草产业强链延链 隆冬时节,天气寒冷,当阳市两河镇群丰村鱼腥草产业园却是一派火热景象。村民们忙着把刚采收的鱼腥草冲洗干净、分拣装袋,...
2025-1-21
冬日暖阳和煦,马尾松林郁郁葱葱。坐在乡村阅读室窗前,手捧一本《明月集》,读诗、品咖啡、望雪山……这样恬淡的日子,在四川蒲江县的明月村已是寻常。村里不仅有网球场、羽毛球场、足球场,更有手工草木染体验坊、咖啡店等50余家新业态,引得游客纷至沓来。 蒲江县地处成都、眉山、雅安三市交汇处,生态禀赋...
2025-1-20
【学思践悟】 乡村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现代信息技术,创新乡村治理方式,提高乡村善治水平”。以数智技术赋能乡村治理现代化,重在通过数智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信息交互渠道的不断畅通、数字治理路径...
2025-1-20
如果你的孩子不小心做了“显眼包”,没关系,他不是在出丑,也许会赢得更多人的喜爱。 成就突出、几近完美的人不一定受欢迎,而经常出糗、搞怪的人反而更容易收获大家的喜爱。这是为什么呢?1966年,为了研究人际吸引力和人们对他人表现的反应,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艾略特·阿伦森设计了一个“出丑实验&r...
2025-1-20
叮铃铃,拨下12356,或许就是一次走出情绪囹圄的机会。1月1日,全国统一心理援助热线12356在北京落地。据北京精神卫生保健所统计,截至1月7日18时,北京已接听871通有效热线。 “心理援助热线能够为很多市民提供一个宣泄的窗口和一次被理解的机会。”1月7日,北京安定医院12356心理援助热线联络人邵啸告诉人民日...
2025-1-20
据上证报中国证券网消息,2025年伊始,企查查大数据研究院推出“2024年度热门产业盘点”。企查查就心理咨询行业的盘点显示,国内现存心理咨询相关企业12.42万家。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开始关注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咨询的重要性也随之突显。2024年全年,注册1.72万家心理咨询相关企业,较2023年同比增长27.83%。从成...
2025-1-20
1/21 湖北当阳:科技赋能 乡村崛起富民产业
湖北当阳:科技赋能 乡村崛起富民产业
湖北省当阳市地处江汉平原向鄂西山地过渡地带,四季分明,气候温... [详细]
1/20 这个四川小城靠打造“诗意”村庄破圈
冬日暖阳和煦,马尾松林郁郁葱葱。坐在乡村阅读室窗前,手捧一本... [详细]
1/20 数智技术赋能乡村治理现代化
【学思践悟】 乡村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 [详细]
1/16 安徽歙县:传统鱼灯点靓皖南古村
安徽歙县:传统鱼灯点靓皖南古村
近日,非遗民俗瞻淇鱼灯在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北岸镇瞻淇村火热上演... [详细]
1/6 中国农科院白堃元荣获“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称号
近日,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在京举行。中国... [详细]
1/4 平顺县《西青北村志》印刷出版
近日,在市县乡村有关领导、西青北村籍在外地工作及离退休干部、... [详细]
12/30 我国已建成大中型灌区7300多处
记者29日从水利部获悉,我国目前已建成大中型灌区超过7300处。目... [详细]
12/30 明年“三农”工作怎么干?读懂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重要提法
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肯... [详细]
12/27 广西甜柿产量创新高
又到岁末年初,盘点一年来的甜柿收成,灵川县海洋乡彩爵村果农蒋... [详细]
12/27 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科院)召开社会服务工作会议
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科院)召开社会服务工作会议
12月25日上午,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在龙城校区召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