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乡村振兴代言,为乡村振兴服务

首页 > 后稷资讯 > 后稷论坛 > 正文

节令之美|重阳节的“数字密码”

www.cwzrzz.com2023-10-23 新华网

  新华社天津10月22日电(记者周润健)“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10月23日,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农历九月初九缘何是重阳?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数字密码”?

  历史学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员罗澍伟介绍,数字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重视数字含义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人造字以纪数,起于一,极于九”,而且在古老的阴阳观念中,偶数代表阴,奇数代表阳,“九”是奇数中最大的阳数。在《周易》中就有“以阳爻为九”之说。

  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月、日皆逢九,两个最大的阳数重叠一起,故曰“重阳”,也叫“重九”,且“九”“久”谐音。魏文帝曹丕在《九日与钟繇书》里说,“重九”系因“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时至今日,人们依然将“九”视为“天长日久”的象征。

  据汉代刘歆所著《西京杂记》记载,当年的九月九日已有“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的习俗,秋菊傲霜,用以浸酒,可“辅体延年”。加之“久”“酒”亦为谐音,重阳饮菊花酒遂流传至今。后又兴起登高习俗,目的也是祈福添寿。

  作为阳数之极,“九”又被称“极阳”或“老阳”,这就与老人联系起来。“九九”与“久久”谐音,寓意老人健康长寿。

  很多人喜欢十全十美,“十”代表“满”。“我们的前人非常注重把握事物的‘度’,‘满招损,谦受益’‘月盈则亏,水满则溢’,而‘九’恰好是在上升趋势中的极点,是有限之极,可永存而不衰。”罗澍伟说。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顺理成章地把重阳节同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结合起来,并赋予了重阳节新的内涵。

  为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健康发展老龄事业,弘扬中华民族的尊老美德,2013年7月1日实施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今年10月23日是我国第十一个法定老年节。

  罗澍伟表示,同重阳节一样,我国很多传统节日均为“重日”,如正月正、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等,古人曾赋予这些“重日”许多故事和内涵,某种意义上也是解读中华传统文化的“数字密码”。

相关文章

  • 实干中国丨沐光而行!产业振兴唱响古丈新茶歌

    返乡“新农人”向清标在酝酿一个新的想法——他要用传统的八道制茶工艺还原“古丈毛尖”的滋味。此前,他主导的“山白”团队复刻徽墨等一批传统工艺并发布短视频……

  • 中国县域发展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

    县域兴衰关系着发展全局,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时代赋予的使命。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教授邹一南,讲述县域发展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

  • 经济日报丨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根本遵循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